充電柜|比充電樁更節約空間更安全,居民期待普及
電動自行車必須在樓下安全的地方充電已成為共識。集中充電通常有兩種形式:電瓶車充電樁和電池充電柜。與充電樁相比,每組包含三到八個充電口的充電柜占用空間更小,甚至在柜內還具有直接防爆滅火功能,安全系數高,備受青睞。卻沒有普及到每個社區,為什么呢?
社區居民希望安裝“電池充電柜”
“聽說小區會增加集中充電點,但增加的是充電樁,我也向小區反映,希望把充電樁換成充電柜。”陳先生在在個老舊社區居住多年。幾乎每棟樓前都停著幾輛電動自行車。雖然這幾年小區安裝了兩套10路充電柜,但遠遠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。 “基本上你還是扛著上樓充電吧,下面沒有空間,不能硬去擠。”
之所以想把它改成充電柜,陳先生的想法是增加更多的充電口。她去了安裝了充電樁的小區,每個充電口之間的距離基本都在60多厘米,“因為充電口之間一定要有電動自行車的停車位,占地面積廣。一個10槽的充電柜只有90cm寬,而且充電口是多層堆疊的,所以10個充電口幾乎占了6米長,有時會被其他車輛擋住,所以不能同時充電。10輛車充電。而且只有一半的空間可以輕松放下2個10格的充電柜,可以給20個電動車電池充電。小區空間這么緊,為什么集中充電設施不是用充電柜呢?
居民在充電樁充電
某小區不少居民也看中了充電柜,但都是出于安全考慮。小區小廣場上安裝了2個充電樁,每個充電樁有10個充電插座。這種充電站看起來比較老,通過按鍵充電,而且只能投幣。平時去附近的超市換硬幣。 很多居民覺得這樣的充電不方便,更讓人擔心的是“不知道下雨會不會有漏電的風險。” 有時下雨,物業出于安全考慮,充電樁會被關掉斷電,但小區充電住戶多,一旦停電,不知道該去哪里充電。而充電柜除了防雨,還有很多便利的功能,大大方便了居民充電和安全。
2022年2月12日 16:27
?0